客戶服務熱線: 2832 0132    WhatsApp: 6216 0493

期貨交易熱線: 2832 0113   

最新市場資訊

實時股指資訊由 Investing.com 香港提供。
Powered by Investing.com

RSS 香港電台 RTHK

  • 特首中東行|丁晨稱特首再訪中東體現香港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 五月 10, 2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代表團再次訪問中東。發行商南方東英資產管理總裁丁晨相信,特首再次出訪中東更能體現香港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亦有助推動兩地創新合作。 丁晨在本台電視節目《政正關你事》中指出,李家超2023年2月特首任內首次訪問中東,推廣香港優勢,開拓商機。同年11月底亞洲首隻追蹤沙特阿拉伯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港交所上市。 她表示,產品上市規模逾10億美元,是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沙特ETF,去年更通過滬港、深港ETF互掛方式將產品帶到內地,其中一天成交達到170億元人民幣,是當天滬深兩市股票或股票類產品首位,反映內地投資者對沙特市場有很高熱情。到去年10月,兩隻追蹤港股的ETF在沙特交易所上市,為港股引入中東資金。 丁晨認為,香港與沙特產品跨境上市是資本市場聯通重要里程碑,但選股要符合伊斯蘭教義,例如不能涉及豬肉、煙草、賭博成份,相對較複雜,香港投資者較不熟悉,但她認為,如果香港能走得較前引入中東資金,憑經驗吸引更多人才,成為伊斯蘭投資的國際金融中心,對香港會好大幫助。 她說,香港與沙特主權基金的合作模式,已經有金融機構複製,將沙特債券包裝成ETF在倫敦上市,而日本亦有沙特ETF產品,反映市場非常認同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創新中心,有很多東西值得其他地區學習。
  • 特首中東行|李家超率團前往卡塔爾和科威特 推廣香港優勢機遇 五月 10, 2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傍晚出發前往卡塔爾和科威特訪問。他將率領商貿代表團進一步加強與中東地區在金融、貿易、投資和創新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和聯繫,並向當地政商界推廣香港的最新優勢和機遇。 今次商貿代表團,除香港工商界和專業界領袖外,亦首次有內地企業參加。隨團的特區政府官員包括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等。 李家超明日及後日訪問卡塔爾,後日晚上轉往科威特訪問,並在本月15日返抵香港。
  • 特首中東行|李家超︰出訪中東拓展新興市場推廣香港優勢 五月 10, 2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率領包括香港和內地企業的代表團,啟程前往卡塔爾和科威特訪問。他出發前在社交網頁上載片段,視察一間酒店的清真旅遊配套設施。 李家超說今次出訪中東,是要拓展新興市場,推廣香港優勢,中東和東盟國家市場潛力巨大,是龐大穆斯林旅客客源。政府會締造對旅客友善環境,提升穆斯林友善的旅遊配套。
  • 特首中東行|港企以「砂造紙」落戶卡塔爾 五月 10, 2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訪問卡塔爾及科威特。目前在卡塔爾科技園只有一間香港獨資企業,以「砂造紙」環保方式生產紙品。負責人表示,卡塔爾大力推動環保,王室成員曾親臨了解他們的生產過程,認可他們的製品,令他們能夠在當地發展。 有港商就希望,特區政府能在中東設立更多經貿辦,成為在當地營商的橋樑,給予港商更多信心及安全感。
  • 人民日報署名文章指中美對話被視為化解貿易摩擦契機 各方期待 五月 10, 2025
    內地《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即將在瑞士舉行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備受國際社會矚目,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這場對話被視為化解貿易摩擦的一個契機,各方期待中美通過建設性溝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確定性。 文章題為《平等對話是解決大國間問題的正確之道》,指出中方從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及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大局出發,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與消費者呼籲,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體現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大國擔當。 文章說中方始終認為,對話比對抗好,但談判絕非單方面妥協,任何國家都不會為了迎合或滿足其他國家不合理的要求,而放棄自身合理的發展利益,美方亦十分清楚高額關稅不可持續,一再表示不尋求與中國「脫鈎」。文章指出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中美坐到談判桌前開展對話,才有可能找到最大公約數。
  • 分析指中國處特朗普貿易戰中心 貿易戰撼動市場並破壞供應鏈 五月 10, 2025
    到訪瑞士的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今日將與美方牽頭人、財長貝森特會談,外界視為中美解決貿易爭端的第一步。中方多次強調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的立場無變。 報道指中方將派遣公安部部長王小洪參與會談,顯示芬太尼等非關稅議題,在談判中亦有重要位置。 分析指出,中國處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全球貿易戰中心,而貿易戰撼動金融市場、破壞供應鏈,加劇全球經濟急速下滑的風險。分析又指與特朗普上一個總統任期相比,中美今次分歧似乎更大,造成嚴重後果的風險亦更大。華盛頓希望減少對北京的貿易逆差,中方就希望美方取消關稅,具體說明希望中方增加購買甚麼商品,同時要在全球市場得到平等對待。
  • 陳國基:關稅戰對香港影響不大 應多對外尋商機 五月 10, 2025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損人不利己,影響全球, 但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只佔整體出口量0.1%,因此對香港的影響相對不大,特區政府會確保在關稅戰下,香港金融體系不受影響。他以股票市場為例,指美國4月2日宣布關稅政策後,港股曾下跌13%,但到本月7日港股累計回升3000多點,合共上升18%,反映投資者對香港仍然有信心。 陳國基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又說,現時很多國家都未必再信任美國,香港應多到其他國家尋找商機,特首今天即將率團訪問中東,同樣地其他國家也希望發展美國以外的市場,認為這對香港來說可能是一個機遇。 他又指出,特區政府早前已公布應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方法,包括全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加強國際交往合作、大力推動國際金融合作、把握各國需要分散風險的大趨勢等,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做到「守穩香港、轉危為機」。
  • 劉凱旋出訪一帶一路主要經濟體推廣香港機遇 五月 10, 2025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將展開外訪行程,前往「一帶一路」沿線的主要經濟體系,期望加強與當地的經濟聯繫,並推廣香港作為當地企業拓展內地和亞太地區市場的首選門戶。 劉凱旋會在當地時間明日抵達土耳其伊斯坦堡,與來自不同行業、有意透過香港作為跳板拓展亞太市場的土耳其企業代表會面交流。她又會在當地出席多個活動並發表演講,亦會與當地傳媒見面,重點介紹香港的營商優勢。 劉凱旋在當地時間下星期二會轉到匈牙利布達佩斯,以及在下星期六出訪埃及開羅。除了與當地企業會面,亦將分別出席在兩個城市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貿易合作會議。 劉凱旋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亞洲商業樞紐擁有獨特優勢,是土耳其、匈牙利和埃及企業拓展內地、東盟市場,以至亞洲及其他地區業務的理想據點。
  • 特首中東行|隨團成員指中東國家殷切科技發展 追求綠色能源  五月 10, 2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率領商貿代表團出訪卡塔爾和科威特。 隨團的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表示,業界一直希望與中東不同國家有更多合作,希望今次與卡塔爾、科威特政商界代表見面,開拓合作機會,兩國都是高收入國家,相信對各類型科技產品有一定興趣,期望此行了解當地市場需求。 邱達根表示,正了解科威特有關方面的需求,目前知道卡塔爾的需求比較殷切,因為當地已經建立科技園,期望有更多科企落戶,當局亦在大學方面投放資源,邀請很多人參與科研項目。他透露準備與卡塔爾科技園簽署合作備忘錄,邀請派員來港參與8月舉行的科技展覽會。 邱達根又說,過去兩年跟隨特首出訪不同國家之後,加深認識不同國家負責科技的官員和商界代表,他其後有組織科技界代表再去有關國家開拓業務,包括新加坡和印尼,並成功在當地增聘人手或落實新業務。 另一名代表團成員、善水資本暨匯達交通主席張堃,2023年跟隨特首出訪中東,當時與阿聯酋方面簽訂合作備忘錄,為當地提供首批氫能巴士和加氫站。他表示,現時阿聯酋阿布扎比有3架氫能巴士,包括一輛雙層、一輛單層,以及一輛旅遊巴,已經試運行大約一年半,預計今年下半年試運營結束後,當地將大量採購氫能巴士。 張堃提醒,很多未去過的人以為中東有很多「土豪」,以為是「揾快錢」的好機會,但當地政府和企業大部分管理層都在外國很好的大學畢業,或者在專業機構工作多年,故要以正確態度與對方合作,而不是「揾著數」。他又說,到當地做生意需長期投入,並非去幾次就能談妥項目,透露團隊平均每個月都去中東。 張堃又表示,中東依賴傳統的石油、天然氣,但近年在綠色能源方面有很大追求。當地天然氣、太陽能和風能有助製造氫氣,其中卡塔爾是全球最大天然氣出口國之一,近年大力發展天然氣製氫業務。而科威特經歷九十年代同伊拉克的戰爭後,發展比中東其他國家緩慢,但該國希望「追落後」,意味存在機會。
  • 特首中東行|「砂造紙」技術獲看好 港商落戶卡塔爾 五月 10, 2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中東訪問團今日起程,首站是卡塔爾。有本港公司的「砂造紙」技術,成功獲卡塔爾王室認可,成為目前卡塔爾科技園唯一香港獨資企業。 「佑樹石頭造紙」行政總裁黃向榮接受本台訪問說,「砂造紙」過程不需要水,做到零污染,具有環保價值,有關技術得到卡塔爾王太后認同,對方是卡塔爾傳奇人物,受到國民景仰和尊敬,公司其後獲得卡塔爾科技園協助,今年3月成功獲得卡塔爾商業登記牌照,意味可以在當地生產,首批推出的產品預計是飲管,目標對象是政府機構。 他表示,去年中開始探索在卡塔爾的發展機會,看中其國策大力支持環保,當地亦有原材料,生產成本較平。他又相信,卡塔爾希望吸引醫療、環保、人工智能等人才,並看重在地生產,希望引入一些較成熟的科技或公司落戶研發和生產。黃向榮坦言,卡塔爾較難讓外商在當地做生意,文化差異是大挑戰,亦要有一定人際關係,認為如果有「盲公竹」或特區政府設立窗口做聯繫,幫助會大很多。 有份協助「佑樹石頭造紙」落戶的一帶一路集團主席、另一名港人王浩仁說,香港急速生活節奏難以在卡塔爾行得通,要先建立信任才開始商談生意,而當地是一個神秘、特別的地方,需要時間融入,亦要尊重當地人文化,否則容易「撞板」,例如女士地位很高,男士要注意別用輕佻語言。 王浩仁說,除了在卡塔爾自由區、金融中心和科技園,外資可以全資擁有公司之外,鑒於行業和經營範圍限制比較多,很多公司只能與當地公司合作或合資。目前當地比較接受人工智能、環保科技、高科技農業等企業。而相比沙特和阿聯酋,要在卡塔爾融資並不容易,該國主權基金早期在歐美項目投放很多金錢,加上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預算有所縮減。 在中東地區,特區政府在阿聯酋迪拜設立經濟貿易辦事處,並計劃在沙特利雅得開設經貿辦。王浩仁認為,特區政府行前一步設立經貿辦,可以給予當地港人安全感和信心。 他又認為,自從幾場戰事以來乃至近期美國開徵對等關稅,中東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現在是最好時機進駐當地市場。

RSS Yahoo! 新聞